2015年的雨果奖得主刘慈欣为海漄颁发“最佳短中篇小说”奖,象征着中国科幻文学的传承与壮大;此外,中国科幻插画家赵恩哲获“最佳职业艺术家”,中国科幻粉丝杂志《零重力报》获得“最佳粉丝杂志”奖。
海漄1990年出生于湖南湘潭,现居深圳,是一位金融工作者,也是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,资深科幻迷、纪录片爱好者。2018年开始系统地创作科幻小说,作品发表于《今古传奇·故事月末》《银河边缘》《科幻世界》《科幻立方》《中华文学选刊》等刊物,曾获得冷湖奖中篇二等奖,提名银河奖最佳短篇奖。
雨果奖由来 1818年,年方21岁的玛丽雪莱的《弗兰肯斯坦》,无意问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文学类型:科幻文学。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,从这个年轻的文学类型中,逐渐行生出一个生气蓬勃的文化类型:科幻文化。世界科幻大会就是一场属于全球 “科幻迷”的盛会,雨果奖无疑是这场盛会上最明亮的一盏华灯。
1953年,第1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美国费城举办,雨果奖就诞生在彼时彼地,那时它有一个听起来更为严村的名称-—“科幻小说成就奖”。也是从那时起,众多“科幻迷” 就用“雨果奖〞一词来称呼它。40年后,爱好者的心声收获了回应,在1993年的旧金山世界科幻大会上,它正式更名为雨果奖。
这位名年来为众多“科幻迷,所称道的 “雨果”,并非在科幻文学创作上开宗立派的文豪,也非为世界科幻大会提供过巨额赞助的富翁,而是一位杂志编辑一—雨果 •根斯巴克。1926年,这个来自欧洲的中年人在美国创办了《惊奇故事》杂志,一向难登大雅之堂的科幻文学人此有了属于自己的阵地。著名科幻作家、《安德的游戏》的作者奥森 •斯科特 •卡德甚至认为,科幻文学的真正历史应当以此为起点。
哪些中国作家获得过雨果奖 2015年刘慈欣雨果奖代表作:《三体》
2016年郝景芳雨果奖代表作:《北京折叠》
|